近些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而民宿作为一种特色化住宿,似乎也在慢慢的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民宿从丽江、大理、厦门等旅游城市逐渐向全国各地渗透,从起初的北上广逐渐到各级地级市市场。但是,民宿在经历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少从业人士也意识到,长期在灰色地带游走的民宿市场,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目前国内的民宿行业其实还仍然处于灰色地带。为何民宿行业处于灰色地带?
归根结底,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民宿种类繁多吗,品质参差不齐
现如今国内有各种各样的民宿,从定位上看了,有城市民宿、乡村民宿、旅游民宿等等,从大小上分,1-2间房的也叫民宿,20-30间房的也能算作是民宿。这种低门槛准入条件使得有一两间空置房间的人也能做民宿,且也能上线OTA渠道,这样在品质上也是有待商榷的。
2.监管主体不明
民宿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治安、卫生、消防、税收、旅游等部门的管理情况,但这些部门之间并未形成联动机制,这也使得民宿监管主体缺失。
其实在现在的民宿业,很多民宿的证件都是不齐全的,比如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合格证书和餐饮许可证等等,但即使没有这些证件,依然在悄悄开设,这也是称之为灰色地带的主要原因。
3.政策不明确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鼓励并支持包括民宿在内的公寓、客栈、农家乐等多种非标准住宿业态的发展,但这仅仅是民宿朝着规范化发展的一个信号。没有专门针对民宿的管理部门,民宿的房屋产权性质、建筑结构以及消防要求等问题无法处理,或者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申请手续,大多数民宿都处于黑暗中运行的非法状态。
民宿需要证明其存在的价值、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也要找准方向。民宿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住宿方式,也为住宿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民宿的市场监管还应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住客的安全,提升住客的入住体验。
推荐阅读:民宿常用的OTA平台有哪些
在中国,虽然酒店目前仍是整体交易量较少的资产类别之一,但行业发展的乐观趋势和充满前景的旅游市场已经点燃了投资者对酒店的兴趣。2018年,大多数中国城市酒店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大幅增长,成都等主要门户城市的RevPAR同比增长19%,北京,重庆和天津的RevPAR增长也超过10%。截至2018年底,国内游客人数增长超过三倍,达到55亿,其中中产阶级旅游人数空前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新酒店供应量大幅放缓,尤其是在一线城市。
近日,仲量联行发布了《稳步前进:2019年酒店投资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尽管中美贸易局势紧张以及未来经济增长预测将会放缓, 但2019年整个亚太地区酒店投资额预计仍将同比增长15%,涨幅居全球之首。
大住宿业正在飞快发展,截止2017年底,全国住宿业的设施总数为45.78万家,客房总规模1677.04万间。经历中国酒店业的整合潮、持续推动的住宿产品升级潮、资本热钱在各种非标领域的流动潮,以及为酒店平台不断加码的赋能潮后,2019年的大住宿时代亟待引发新一轮风暴。
目前全国电竞酒店数量已经超过了500家,其中2018年开业占比八成,并且仍在以每月50家以上的速度增涨。从定价上来看,大部分电竞酒店的人均消费在100元到200元之间,目标用户为学生与刚工作的白领。作为网咖的进化形态,在国内中部热门城市,电竞酒店在周五到周日的满房率能达到98%以上,周一到周四平均入住率也在70%以上。
梦旅程酒店管理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全面保障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支持客户自主购房,近远期房态查看管理,为酒店管理者提供多渠道营销,基本能满足酒店所有需求。